远程指导乐器的调音


  [2007-06-13]
——不是为可视电话做广告



建立音准概念,调准好自己的乐器,是器乐学习者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比较而言,键盘乐器相对要好一些(钢琴的结构不易跑音,但还提倡每年或隔些时间调一次音,弹奏者通过日复一日的练习,有利于建立良好的音程概念),而有二十一弦的古筝调音,相对二弦的二胡、四弦的琵琶,其难度就显得要大些,笔者在古筝六级考级的乐理大课辅导时,发现约有百分之九十的学生对十二体系的音程关系缺少认知,就连七声音阶的音高概念还存在问题(注意到这方面的老师,他的学生就显得毛病少些)。这与一年祗弹几首考级曲目,平时教学的方法基本属“口传言教”,缺少视唱练耳基本训练措施有很大的关系。可想而知,每天都在音不准的琴上练习,尽管很努力也难免“事倍功半”。

为解决调音问题,有的家长采取了把乐器带到学校或老师家中,或使用电子调音器等一些方法,再有的就是尝试请老师在电话中听调音“把关”。从远程教学的手段来看,在双方通话的同时,能看到对方静态图像的电话终端设备已进入市场(俗称可视电话机),请家长在学童身边帮忙板“板手”,老师在异地为学生指导调音,不失为利用“新家电”的又一调音方法。再经济些,让学校、少年宫(老师)备上一对,供学生轮流借用,总比“带家伙上门”方便些吧。

其实,网络可视电话就具有这方面的功能,点对点、一点对多面的技术手段,可对远程的传输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利用计算机制作的各种伴奏,具有可改变演奏速度、变调、增强配器等多功能的优点,能帮助初学者在音准、节奏、音色等方方面面作提高,并使其在演奏的音响上更具有亲和力及感染力。计算机和网络的技术和手段可促使老师、家长、同学的应用技术全面得到提高……。

在“科技兴国”的总方针下,动用更多的科技手段促使“音视合流”,为我国的先进文化服务,是计算机音乐网络化的发展方向和任务。



随笔:何鉴秋

理论探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