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敦煌杯”古筝比赛


  [2008-02-01]
  上海,既是传承中国民族音乐的领地,又处在外来音乐巨大冲击的弱势地位,如何作“中流抵柱”的抗衡、吸收多国音乐元素和能量,通过交融与更新,孕育出独特的都市音乐文化,上海——已显现出与世界音乐相映交辉的奇特景观。在2008年《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举办“敦煌杯”古筝比赛,有望成为本届音乐节的一大亮点。

高雅、古朴、以情传真而撼人的古筝,因它的音色优美、外观典雅、做工精致,早已赢得了人们的赞誉 ,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挪威、朝鲜、韩国、日本、马来西亚、越南、泰国和东南亚各国都有不少的筝演奏家、教学家以及爱好者,可以说,古筝是我国最早走向世界的民族乐器之一。


传承与创新


  且不再介绍古筝的悠久历史,仅从古筝的传承和创新来追溯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音乐学院老一代筝人王巺之先生整理编辑了高等音乐院校的古筝教材,传授浙江筝曲的演奏技法外,还开创了用五线谱记录古筝的乐曲,受到了全国筝界的好评,身体力行的他,更在《将军令》中,创造了左手快四点的技法……。著名潮州筝家、画家郭鹰先生一曲《寒鸦戏水》更是上海最早录制的唱片,他多才多艺,弟子众多,是《上海筝会》的第一届会长……,著名画家、书法家程十髮先生专为第一期会刊书写了“上海筝会”。


  当年,上海音乐学院的领导以高瞻远瞩的气魄,动员在附中学习钢琴的学生改学古筝专业,曾使这些还不了解古筝是什么的姑娘,流下了伤心的眼泪……,岁月流逝,日积月累,深得真缔的项斯华、范上蛾、王昌元、张燕等姣姣者,已成了如今一流的古筝演奏家、教育家,还创作了《银河碧波》《草原英雄小姐妹》《战台风》等喜闻乐见的古筝名曲……。专业院团和音乐学院的的古筝家潘妙兴、郭雪君、魏宏宁、金振瑶、李贤德、罗小慈等和孙文研、何宝泉、王蔚、祁瑶等老师,客观上形成了上海筝界的主力梯队,带动和引领众多古筝老师和热心的工作者,构建起人才的金字塔,为古筝的普及与提高,为民族音乐事业的搏击作出了巨大的努力。迎来了上海古筝今天的辉煌。


  纵观上海的古筝发展,可说是“以人为本”的最佳体现,古筝教学的方式从个别的“手把手”“一对一”,发展到“小课”、“大课”的多元模式教学,专业教学从大专、本科到研究生形成了教学一条龙的体系,仅从前二年音乐家协会批准认定的考级考官就有102人,从上海筝会的古筝考级来看,除主考场考生爆满外,各区分考场的考生也年年增加,去年上海市参加古筝考级人数已超过了一万人,从儿童、青少年、白领、成人一直到中老年,老年,不但人数年年增长,演奏的水平也逐年提高。仅中国古筝考级曲集的发行数就超过了十几万册,随着深含文化底韵的古筝进入千家万户和家喻户晓,要说古筝的“粉丝”和知音恐怕就难以估量了。


社会的整合


  在上海,无论专业的或是业余的古筝老师,经常性的和各学校、青少年宫配合互动,是推动了古筝各项活动的有力保证。至今,好多参加者都还珍藏着当年“大世界基尼斯千架古筝音乐会”记录的证书,千余架古筝奏出的《渔舟唱晚》《歌声与微笑》那激动人心的旋律和音响还时时回荡在众多古筝手和在场聆听者的脑海……。学筝者的音乐表演形式渐趋多样化;独奏、重奏、协奏,青少年筝团、少女筝团、 老年筝团如花似锦,从中小学、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发展到妇联、老年大学,乃至街道社区,正在持续向纵深拓展和渗透。古筝等民族乐器的教学还受到了教委部门领导的重视,作为艺体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推出了民族乐器进课堂等一系列措施。古筝的教学和活动,也被列入艺术特色学校的评比内容之一,可以看到,古筝在广大青少年的素质教育中,已成为“开发智力。陶冶情操”的良好手段。通过由点到面的社会整合,上海已处处都可聆听到标志着和谐社会的筝鸣……。


创作与革新

  

  在曲目的创作上,专业作曲家的介入,推进了古筝曲目的创新和技巧发展,从少儿们喜欢的“采蘑菇的小姑娘”改编,到创作《茉莉芬芳》、《临安遗恨》、《陆游与唐婉》等硕果累累,演奏家的创作和改编,古筝的曲目更跳出了单纯的传统和创作范畴,融入各种艺术表演之中,在戏曲音乐、流行音乐、电视、电影音乐和盛大庆典活动,处处都有它的身影。以“筝团”形式的出访,除了把传统、民族、民间的古筝音乐作介绍外,如《苏赛娜》《故乡的亲人》《樱花》等曲目的精心演奏,都广受外国友人热泪盈眶的欢迎……。


  古筝由于各地域的不同,它的形制不一,有钢丝筝、十三弦筝……,从上海音乐学院脱胎成型的二十一弦S型古筝,配以改革成功的缠绕尼隆丝的钢丝弦,具有四个八度的音域,已成为当前古筝的主流筝型。然后筝系列的改革还在不断地进行,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技术部专家研发的“仿战国瑟”、“仿唐筝”、“低音筝”,以及根据古筝按弦原理改革的“凤首箜篌”等等,推陈出新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古筝制作大师徐振高更是无保留地培养了众多年轻的制作师,还专程带了半成品到香港公开传授制作的技艺。既保持传统,又融入了音响科技的精湛制作,有力地支撑了古筝的兴旺发达。如今该厂生产的古筝销量已达六十万台,远销世界海外。


  现代信息科技的应用手段,支持了本次古筝比赛的远程传输,让不能参加现场比赛的外地和海外的参赛者,将自己的演奏通过“我的CD我制作”的手段,制作成“DVD”、“VCD”邮寄或直接以视频文件经网站上传,使更多的海内外选手能迈步进入数字化支撑的“上海之春”,本届大赛对此将有所实践。


天下筝人是一家


  人们说音乐没有国界,我们更理解“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利用“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的平台,以“敦煌杯”古筝比赛为契机,促进交流、探讨和更多的人们参与,来迎接民族音乐的大普及、大提高、大发展、大繁荣。借用古筝界的“天下筝人是一家”,我们衷心欢迎朋友们前来作客——上海欢迎你!。


附:


2008《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

“敦煌杯”古筝比赛章程


宗 旨


  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促进、提高古筝的教学和演奏水平,选拔优秀演奏人才。


举办单位

主办:《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组委会

上海音乐家协会

SMG经典947频率

承办:上海音乐家协会古筝专业委员会

协办:上海民族乐器一厂


(一)组织

组织委员会

主 任:陆在易 副主任:陈接章 余 震

委 员:(按姓氏笔画排列):

王国振 沈正国 李贤德 沈舒强 何鉴秋 郭强辉 郭雪君

办公室主任:李贤德 副主任:何鉴秋 沈正国、

办公室成员:金振瑶 宋小璐 刘京虹 胡 燕 朱晓红 乐 琦

评审委员会

聘请上海及国内的知名古筝作曲家、教育家、演奏家担任。

评委会主任:何占豪 副主任:郭雪君、王 蔚

主评委:(按姓氏笔画排列):

王中山 王建民 王甫建 朱晓谷 乔建中 何宝泉 李 萌 罗小慈 潘妙兴

(二)参赛范围

  凡符合比赛章程规定的古筝演奏者,不分民族、性别、地域、文化程度均可报名参赛。

(三)比赛分组

  比赛按年龄分设儿童A组B组,少年A组B组,青年组,专业少年组、专业青年组,以及港、澳、台地区及海外选手组(下按年龄分设小组)。

  各个大组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进行。外地选手初赛可以选择现场参赛或邮寄 DVD VCD 影像资料参赛,海外参赛者还可利用网络或EMAIL附件上传(详见附件细则)。

(四)奖项设置

  1、金奖:专业、业余各组均设一名,颁发相应的证书。

  银奖:专业各组均设一名,业余各组均设二名,颁发相应的证书。

  铜奖:专业各组均设一名,业余各组均设三名,颁发相应的证书。

  2、优秀演奏奖:授予在获铜奖以下的进入决赛选手。

  3、演奏奖:授予进入复赛考分居前三分之一的选手。

  4、参赛纪念品:选手均可获得。

  5、优秀组织奖:授予对大赛所作贡献突出的教师和单位。

  优秀教师奖:授予学生获金、银、铜奖的教师。

  园丁奖:授予学生进入决赛选手的教师。

(五)评审原则

  1、评委组和每一个评委都要以客观、公平、公正、的尺度,对每个参赛选手进行负责任的评选.,不向评委出示选手的任何材料。

  2、初赛、复赛实行低分淘汰制,决赛由评委组亮分评定,初赛、复赛、决赛各评委组的评定都是最终的,不得更改的。

  3、评审标准兼顾技巧性与艺术性。包括音准、节奏、技法的完整体现,以及对乐曲的理解、表演等元素,均作为综合评分的依据。

(六)进程安排

  2008年2月1日起,至5月上旬《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期内进行(详见附件细则)。

(七)学术与交流

  1、举办《敦煌论坛》学术交流会(2008年4月28日晚6:30~9:30)。

  2、颁奖音乐会安排在2008年5月上旬“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以上相关事宜另行公告)。

(八)解释与修正

  主办方对章程的未尽事宜拥有解释与修订权。对大赛工作人员产生质疑,发现有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等情况,可向主办方投诉,经查属实必予严处。




欲详细了解此项比赛详情,请直接致电上海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电话:021-54254404   联系人:李老师

协会消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