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编曲制作流程详细+音色分析


  [2011-04-21]

A 开始吧?

B 好,开始 下面学什么?

A 编曲的详细过程。。。

B 好

A 我来说 你来听

B 恩

A 注意思路和知识点

B 我先听

A 有问题随时说

B  好的

A 编曲的开始 分析词和曲 也就是歌词和主旋律 这两个东西其实可以合并

B 词也要考虑?

A 次的平仄押韵 其实反映在旋律上 就是音高的起伏

B 这个主旋律就应该做好了的呀

A 主旋律就是歌曲的神经主线

A 围绕这个主线 神经 搭骨架 浇注血肉 围绕这个词要表达的想象环境 其实 词对编曲的影响 更具体化形象化 比如 东风破 菊花台

B 周结论?不熟悉

A 单一的音乐旋律 很经典的代表作品 值得学习分析

B  继续,下来我听去

A 比较古典的词 已经很充分 营造出需要的意境

B 词是选的古代的?

A 要是单给编曲者一段旋律 编曲的意境环境发挥可能就没这么好 这里也会有一个毛病。。。 看到词表达得意思

B 那么这个东风破的词给编曲很多灵感了

A 就把歌往大套路上面去套。。。 恩呢 没错。。。 歌词文字间表述的环境 想象环境 就像读一段文章 换个说法。。。 可以想象文章里面描述的环境空间 听歌词也是这样

B 恩 只不过多了音乐得烘托和煽情

B 是的

A 搭配得好得编曲更加突出歌词所描述的环境和意境

B 有时候一个词的使用大不相同

A 编曲对词的理解。。。 意境和环境的设定

B 想到了himo的 神话

A 在举例子。。。 林夕的词 流行歌里的典范。。。

B 恩

A 写词的手法 不直接描述 间接通感 而且 很有一些钩人的地方。。。 也就是最能打动人的地方。。。

B 恩

A 这些地方不直白的描述 但是感觉上就是说到了你心里最柔弱的地方。。。 强烈的共鸣感和认同感 这种效果 很大程度上归功于 编曲对词的理解。。。

B 能体会 词也好,音乐也好 都体会到这种感觉

A 可是 口水歌 就不是这样了。。。 词没有内涵 编曲也理解不出什么。。。 照着套路来吧。。。 再换一个说法。。。 MV视频的东西理解音乐理解词曲的导演 拍摄MV 就会很有意境的手法

B 恩

A 用画面继续阐述词和曲。。。 而口水歌。。。 没内涵。。。 演戏。。。 没内容没看头。。。 MV的画面和歌曲。。。 基本不着调。。。 看不看得没什么意思。。。

B 对

A 好的MV。。。 举例子

B 玫瑰花? 例子呢?


ng 玛丽隔壁的,赶紧进入正题吧,怎么还在歌词啊?!)


A SHE的恋人未满 MV就很和歌曲配合。。。 MV讲的故事和歌词的搭配。。。 很合适。。。

B 你说的好啊,呵呵

A 在举个例子 齐秦

B 恩

A 月亮代表我的心 MV朴素感人

B 喜欢

A 清洁简单 表述的感情和歌词一样。。。 经典之作呢 我要表达的意思 你理解吧?

B 能

A 编曲的词的意境理解 但是注意。。。 是理解 编曲对词的理解的重要 不是模仿。。。

B 还有词好坏的重要性

A 很一般的词 通过编曲 也能提升 但是很烂的词。。。 编的再好。。。 先天不足。。。 明白?

B  肯定夭折

A 这里要强调的是 不要被词和旋律固化你的思维 什么都跟着词和旋律走 想不出了就copy。。。 找类似的东西来套。。。 典型的经验主义 这个是最常见的。。。

B 一定要有新意

A 也是最没创新的。。。 不一定非要有新意。。。

B 编曲一定要有创造精神


(终于开始说编曲了,55555)

( 终于开始说编曲了,55555)


A 创造不如说拓展

B 恩, 拓展更符合

A 恩呢。。。老的编曲。。。 例如张宏光他们。。 套路很熟了。。。 看到词曲 差不多是这个路子。。。 套上就开始。。。 干活可快了。。。

B 晚会类型

A 但是东西质量呢?。。。 说不好吧。。。 确实没什么新意 说好吧 确实听着也还可以。。。 经验主义。。。

B 应该是听哪个歌都差不多的感觉

A 恩呢。。。 没错 避免这样。。。 但是编曲的人往往。。。 都会这样的。。。 自己保持对编曲理解的拓展

A 例如himo。。。 每次编曲都是尝试着拓展自己的思路和方法 试验越多 你的到的也比别人越多。。。

B 恩

A 对于你,实验着来噢

B 哦

A 编曲基础分析... 这里有一个小方法... 不要过分注重词 重点分析一下主旋律 放大主旋律 从音乐性角度 以这个主线开始 各种风格的模型 实验着做音乐 能理解么?

B 能

A 纯音乐的搭建模型 减少为了刻意为词营造环境 丢失掉的音乐的意境 纯音乐实验...

B 恩

A 好听,旋律上口好记,听者哼着都舒服 继续...

B 继续

A 想和思考的时间 大约占据了编曲整个过程的40-60% 反复的推敲和琢磨 GT  Piano 简单乐器上面的旋律试验 编曲的人很常用的哦

B 简单乐器上面的旋律试验? 指真实乐器?

A 看似他们边弹GT边唱 其实他们脑子里面已经建构着整个歌曲的音乐结构 实验性编曲 能理解么?

B 能

A 恩呢。。。 看似简单 其实脑子里面想的 很不简单呢 具体的架构和搭配 不断思考,不断试验 稍候编曲工程文件分析的时候 具体举例分析噢

B 恩

A 思考好了 觉得没问题了。。。 开工。。。

A 在电脑前的 把想法具体化实际化 具体的编曲操作过程

B 恩

A 时间占整个编曲过程的20-30% 这里面主要的时间 用在了找音色 实验音色上面 具体的说。。。 打开软件 基本设置 拍子速度 开midi轨 用最近接真实人声的音色 作一轨主旋律。。。 音乐的神经 为什么要用接近人声的音色呢? 你应该能想到吧?

B 考虑人声也乐器的搭配 空间

A 恩呢 没错 男生女声 音域的大概范围 然后... mute vocal midi轨 开始做鼓 节奏.. 歌曲的骨架 很重要的东西...

B:mute人声做鼓

A:恩呢 有什么问题?

B:是为了歌曲以鼓组为准,对吗

A:避免干扰...

B:恩,继续

B mute人声做鼓

A 恩呢 有什么问题?

B 是为了歌曲以鼓组为准,对吗

A 避免干扰...

B 恩,继续

A 说过的

B 对

A 节奏是点 旋律是线 做节奏只要注重节奏的要点 因为点和线的搭配在构思的时候已经处理好了 思路已经有很清晰的结构了 做鼓是还要开着vocal midi 未免有太点对

自己没信心 不是么?

B 呵呵

A 鼓组...

B 对,我边的时候都不做主旋律 都在脑子里

A 这里说一个东西... 关于音色

B 恩?鼓组的音色?

A 什么样的音色才是好音色... 不单指鼓 所有的乐器

B 哦适合?

A 什么样的音色才是好音色... 编曲时找音色 到底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呢?

B 编曲的好音色和mix的好音色不同

A 这个是一个比较模糊的地方噢

B 怎样衡量呢? 如果是整体,应该是相容的

A 很多编曲心理明白但是说不出来 音色 从两方面来说 声学性 音乐性

B 恩

A 把握乐器的特性和特征 强调的是体现特性和兼容 体现音色的特点 让人易于识别 兼容 是指和其他音色的共融性

B 恩

A 如果每个音色都十分的个性 都很满 很强

B 绝对不可以

A 那么几个这样的音色在一起 绝对难听死

B 和合唱队员的道理一样

A 举例 鼓组音色 BD SD TOM 哥三个 都是鼓 但是音色各有不同 BD低沉 有力 SD 坚实 短促 TOM 更中厚 音色个性的特征 对吧?

B 恩

A 那么对于不同类型鼓组的BD SD TOM 他们的声音也不用

B 是的

A 例如BFD里面 不同的套鼓 同样的SD,声音也是各有不同 音色的个性和特性 音色品质里面个性的部分 共性的部分呢? 声音的结构 SD的音头 短促有力 鼓腔泛音共鸣能理解么?

B 能

A 音色的音乐性分析 从这一点来看 好的音色应该怎么样呢? 想象一下

B == 共性上 再讲一下 个性与特征比较好理解

A ok 共性就是声音的组成 音头和泛音 音头决定声音的调性音高 泛音体现声音的个性特征 举例子分析 piano的C键音色

B 恩 和Bass的C音色 为什么都是C?

B 音高 相同

A 因为他们的音头的根音频率440hz 恩呢 为什么你又能区分出他们音色的不同呢? 泛音区域的不同。。。 bass泛音在低频 音头也在泛音区域内 piano呢? 泛音在中频

B 我是对刚才说的鼓组的共性不清楚

A 鼓组 BD SD TOM

B 比如鼓,经常有换掉bd或者sd等 并非一整套组成

A 音头都是鼓捶打击鼓皮的瞬间 泛音呢? 鼓腔或者鼓腔加上弹簧的共鸣和共振

B 频率不同 应该是频率范围不同

A 能理解了么? 音头和泛音的共性 音色组成的基本结构是相同的有一种声音 没有音头和泛音 从头到尾都一样 猜猜看是什么声音?

B ??

A 纯音 没有音头和泛音

B 纯音是什么?

A 最常见的纯音

A 1khz的千周 正弦波...

B 哦

A 从头到尾 都一样 没有任何特征和特性 声学测试常用的哦 还有就是噪声 白噪声和粉红噪声 测试来用的 比较特殊的声音 后面讲声学还会提到的...

B 那么对于鼓组来说,共性就是都具有音头和泛音?

A 对 需要在举一些例子么?

B 是这个意思吗?

A 恩呢

B 不需要例子了,只要确定就可以 特征就是听起来很明显是某种声音

A 恩呢

B 那个性是指相同乐器所发出的音色有差别?

A 恩呢 声音结构和泛音的不同 让你是识别出声音的不同

B 这些差别是由声音结构和泛音的不同而造成的

A 对头

A 具体的你来做个实验。。。

B ok,继续

A 用软音源 就比如说 录音色 弹一个piano 弹一个bass 你看波形肯定不同 就更明白了

B 但比如fender的音色和几不僧的 这就属于个性了,对吗

A 对

B 继续吧


(很有悟性啊,很有悟性 )



A 特有的结构和声音处理 得到不同的音色 继续 音色的判断 什么样的声音是好音色 怎么判断呢?

B 判断? 我要思考

A 恩呢

A 被窝里面思考。。。

B ...

A 我发现了 你不是脑袋空空 你是不知道自己知道的东西到底对不对 对自己没信心

B 恩,有好多不确定

A 说那什么点

A 没主心骨 内心很矛盾那种

B 很犹豫

A 我对你的要求是 多表达你的想法 和你的观点 不管对错

B 但如果我真的了解了,那我会极度认真

A 不要一味的接受

B 恩,

A 你接受的未必是最适合你的 你要慢慢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判断

B 是 学会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 判断到底什么是对和合适的 这样你以后的学习和自学 才能更加提高你 那怕以前重新来过

B 恩

A 学到方法和思想 你会受益终身的 还是那句话 多交流

B 非常感谢

A 别客气了

B 恩 不客气A 检查

B [:>] 什么是好的音色?

A 恩呢

B 声音结实,泛音丰满并且具有明显特征的音色。

A 声音结实具体说明一下 怎么就叫结实?

B 音头

B 恩。。。

A 怎么描述?

B 描述。。。 我想。。。

A 恩呢... 基音频率稳定 靠谱吗?

A 再想想看

B 恩。。。

A 比较烂的音色啥样子?... 描述一下... 音头... 泛音... 反之...

B 反之? 音头软 泛音缺少

A 音头松散

B 就是感觉立不起来 对,散,松散

A 缺乏泛音 没有音色的突出特点 或者说 音色的突出特点突出的不对 举例子... 比较烂的CYM... 音头就像砸铁... 泛音短少... 泛音参差不齐... 而比较好的CYM呢? 音头有力短促 泛音金光四溅... 能理解么?

B 能

A 恩呢 音色的分析 重点就是音头和泛音 根据音色的特征 看他们的组合比例

B 那么总结什么是好的音色呢?

A 举例子

A BD和CYM

A BD可能更强调音头,CYM更强调泛音

B 恩

A 看他们的组合结构 音头更结实?还是泛音更宽厚 判断的前提是什么? 根据音色的特征来判断 不能一概而定 明白没?

B 明白

A ok 继续 咱说的

B 那音头和泛音就不能放一起来下定义了 对吗?

A 基本上是单复音乐器的音色

A 对 多复音的音色怎么办呢?... 举例子... 弦乐组 鼓组loop 音头可能有很多个子音头组成 复音也可能是多个子复音的组合... 怎么判断好呢?...

B  融合

A 兼容... 单音色可以很个性 但是

B 不同意兼容

A 对于鼓组loop

B 融合不更好吗?

A 融合是mix...

B 哦 有道理

A 兼容是相对的独立在一起 实例..分析 鼓组loop...

B  恩

A BD SD TOM CYM HH 都在一轨 节奏性也是一个片段 那么你分析 单独的听loop里面的BD SD TOM HH CYM 肯能会觉得单音色都不是特别的出色

B 对

A 但是放在一起感觉就很舒服 其实并不是说每个单音色都不是特别的出色 而是loop里面的音色特性有侧重点 可能

B 而是单音色没有更多的个性

A 其他的BD TOM HH辅助配合 组合搭配 强调的是兼容... 突出主角... 如果要是融合... 那么每个音色都会很不错 放在一起 都很好听

B 恩,能明白

A 要突出的东西就相对会暗淡很多 恩呢... 继续...

B 继续

A 另一个例子 弦乐组 合奏 厚实的感觉 来自那里呢?...

B 泛音?

A 泛音... 很多有相同特性的泛音... 组合起来 要是有很多很个性的泛音组合起来呢?... 互相争强出风头...这个弦乐组也好听不了...

B 一定 打架 对吧?

A 对于单复音和多复音的声音 音色质量的判断 总结一下 1声音特性的理解 2声音结构的分析 3声音组合的兼容 有问题么?

B 思考一下

A 好 特性:二胡和GT...声音本质的不同 结构 音头和泛音 BD和CYM 组合 单复音 多复音 声音间的音色兼容

B 恩,明白

A 这里多说一下 看似复杂不好理解的东西 不要自己把它复杂化 要简单化

B 哦?

A 找一些关键点和思路 简化思维 抓要点和思路 这样思考会轻松很多 而且想在点上

B 恩

A 音色 没问题了吧?

B 有些东西我需要整个想清楚一遍,就彻底明白了

A 你的作业就是练习分析音色 用软音源... 推荐巨人... 高品质常规音色的集合

B 恩

A Hypersonic2也行

A 练习分析音色 从上面的3个点来分析 简单有效 这样你对声音音色的理解 会转化为音色理解的经验 对你以后使用音色很有用

B 如何去分析呢? 做同音色的对比? 还是去熟悉那些好的音色?

A 举例子...

A VG 选一个声音 不要刻意看名字 加载音色后 用键盘弹 听声音 听他在不同音域的声音 音色分析3要点... 你来评价这个声音 特性 特征等等 有经验的编曲 找音色的时候 听声音不仅仅是分析音色 看似他在听音色 而是在模拟 模拟这个音色在音乐里面的效果 和其他乐器的兼容 本身的特性和特征... 能理解么?

B 恩

A 实际上它在想整体可能出现的效果 你现在还没必要那样做 你现打好基础

B 恩

A 把听到的声音音色分析好 从基本做起 多做音色分析 熟练了可以加一些分析

B 实际上就是真正了解熟悉音色 掌握她

A 分析这个GT用在那里合适 和什么其他的乐器音色搭配合适 举例子...

B 这样才能想到和什么搭配合适

A Style RMX鼓组 BFD鼓组 DFH鼓组 我到底想要什么样的鼓音色呢?... 可能以的往编曲... 挨个鼓组听吧... 觉得那一套不错

B 呵呵,我就经常是

A 就用它了 但是... 你要是把他们的每套鼓都分析一下... 可能会花一定的时间噢 你在用他们三个...

B 肯定啊

A 你肯定是根据需要 组合搭配

B 继续

A 根据你的想法和需要选择最合适的个性的音色 组合在一起... 举例子:突出你想要的节奏,去找坚实的SD 肯定不会再去找套鼓凑合了。。。 这样的情况就是 你分析得音色越多 你对音色的运用 就会越熟练 搭配也会越合理 音乐音色听感就会越舒服。。。 这里面常见的问题 经验主义。。。

B 又是经验主义

A 好用的音色反复用。。。 没错。。。 绝对常见。。。

B 还是回到了概述里的搭配问题

A就像Hypersonic2。。。

B 恩,明白 而且没有拓展精神

A 恩呢。。。 思路要开阔。。。 想法越多试验越多 你得到越多。。。

B 恩

A 继续。。。

B 继续

A 编曲流程。。。 选音色。。。 试验音色 搭配音色。。。 分解做Drum节奏部分 BD SD TOM 选音色 设计节奏型 几个小节的实验。。。 这里面技术的东西就不多说了哦 步录 量化

B 恩

A 人性化处理 有几个要注意的点。。。 vol和vel的区别 对于节奏而言,什么才是最主要的

B Vel?

A vol和vel的区别?想想看 vel力度

B 恩 音量和力度 力度重要

A vol是整通道声音的音量大小

B 恩

A vel是单音力度的大小

B 力度是单个音符

A vel更细腻 尤其在鼓组 不同音符就是不同的音色 他们的组合搭配 声音响度上 vel的控制 10通道vol是整个鼓组的音量 而里面每个键位的vel 是里面每个音色的音量

B 恩

A 更细腻的控制每个音色的音量 好的鼓组 vel上得处理很值得学习噢 并不是vel127就是最好... 编曲的时候

B 当然

A vel的处理 是声音的表现更自然更接近实际声音

B vel是体现人性化的一个方面

A 恩呢 其他的控制器 例如呼吸控制器 颤音控制器 也是同理

B 恩

A 合理适量的使用 使声音更接近真实声音 这里再举个例子...midi做假GT... 技术和感觉

B 太假

A 为什么觉得假? 分析过么?

B 吉他原理比较重要 没分析过 做到人性化太难

A 为什么piano... 软音源的和真实的 差距就没那么大? GT就会那么大呢?

B 本身就是单个的击弦

A GT的表现方法和手法 通过目前的midi控制信息控制声音 是远远不够的... 除非... 维也纳一样...

B 什么?

A 全部的采样...

B  对,只有采样

A 各种手法和技法... 但是没有成功... 为什么呢?... GT的实际演奏过程中 变化的丰富和手法技巧的难度... 比弦乐难多了...

B 恩 弹多几天吉他,呵呵

A 目前的采样只能部分的还原... 完全的技法还原... 还是不现实的...

B 恩

A real guitar... 相对已经不错了...

B 是的 所以gt还是得录 vg也不错,就是套路话的

A solo的话加上midi控制器.. 也蛮像的呢 恩呢...

A 继续。。。

B 继续

A 对于节奏而言,什么才是最主要的? 这个什么 指你要突出到底是什么?

A 能理解么?...

B 差不多

A 分析一下 节奏到底是什么...

B 比如bd还是sd,是吗?

A 节奏实际上是音乐的刻度标尺... 节奏用不同的乐器在不同的时间点上出现 给你一个规律的时间刻度尺概念 能理解么?

B 能

A 1强 2弱 3弱 4弱 1强 2弱 3弱 4弱 1强 2弱 3弱 4弱 1强 2弱 3弱 4弱 那么强弱的体现 就是BD SD TOM的搭配了 对吧?

B  对

A 那么HH 和CYM呢? 他们干什么呢? 想想看

B 还有vel 稳定时间感 增加节奏感 以及可听程度

A BD SD TOM是音头的强弱组合 HH和CYM 是泛音的强弱组合

B 音色结构方面?

A 能理解吧?

B 可以

A 换个角度 声学上来说 BD SD TOM是低频到中频的节奏部分

B 恩 HH和CYM是中频到高频的节奏部分

B 是

A 整个频段上整体的节奏 所以对于常规鼓组 单有BD SD TOM 听起来很别扭 总感觉缺点什么

B 恩

A 其实就是听觉上 需要全频段的节奏 能理解么?

B 补充频段上的不足

A 特殊鼓。。。 非洲手鼓 他也是有高频部分的哦 鼓组里面的小打和HH

B 恩

A 最终要的就是 根据你对音乐节奏的需要 搭配组合突出你需要的部分 节奏点还是强弱的组合

B 时间上的变换

A 恩呢。。。 时间感。。。 对于节奏。。。 这里的理念 还有问题么?

B 而色彩上就需要搭配不同的音色来体现

A 就是搭配和兼容

B 变化和需要

A 没错。。。

B 明白

A 一点就通。。。呵呵 表扬一下

B 呵呵,表夸我

A 现在挺明白的。。。

A 别过两天又乱了。。。

B 别急,有糊涂的时候

A 为什么会乱?

B [:>]

A 概念不清 混淆 其实东西不难 知识点都很容易理解 思路简单化 点到线的联结和顺序 用一个思路把你的知识穿起 这样就不容易乱和混淆了

B 这是我很缺乏的

A 继续。。。

B 继续

A 咱们先说知识点

B 好 捎带说知识线 知识点差不多了 你自己联系组织连线 把知识顺序条理 继续。。。 鼓组编好了。。。 节奏的骨架好了。。。 该往上面加肉了。。。 丰富骨架。。。 基于鼓组之上的 补充一下。。。 鼓组里面非常规的部分。。。 前奏 间奏。。。

B 恩?

A A段B段是比较稳定的。。。 lopp进行

B 能明白

A 前奏 间奏呢。。。 SHOW。。。

B 变化?

A 他和solo乐器的搭配。。。 前奏的设计。。。 间奏的设计。。 前奏可能更复杂一些。。。

B 很重要

A 咱们实例分析时举例子讲

B 恩

A 喝口水。。。休息会。。。 乐手该忙活了。。。

B 呵呵

A SHOW Time。。。 要Show什么 怎么Show。。。

B 特点

A 这个问题是编曲搭架子时候要琢磨的

B 个性?

A 歌曲的最高潮B段 一般都是在间奏前或后的。。。 怎么来承上启下 或者继续发扬光大。。。 呵呵。。。 编曲的想法具体的体现。。。 乐器SOLO。。。 很常见的 对吧?

B 是

A SOLO什么呢?。。。 咱们简单分析一下啦

B  独奏、炫耀技艺

A 还有呢?。。。 很重要的部分噢。。。

B 展示技术和乐器特点

A 两个字。。。 拜托。。。

B 嘿嘿

A 展示技术和乐器特点。。。听者关心这个么?。。。 说的那个点:煽情 能理解吧?

B 呵呵 能

A 加倍音乐的烘托和环境营造作用。。。 用乐器代替人声 表述环境和音乐情感 要按照你说的。。。 间奏全成技术PK了。。。 没得听了。。。

B 。。。

A 万变不离其宗。。。 时刻别忘了编曲是为谁服务的

B 为歌曲服务

A 恩呢

A 这里还有问题么? 没问题继续。。。

B 继续

A 上间奏

A 我喝口水

B 间奏来了 高潮迭起

A 动词答词动词答词

B 哈哈

A 继续。。。

B 继续

A 基于骨架之上。。。 Bass和GT。。。

B 辅助节奏

A band里面的另外一组节奏。。。 分为一类 GT类 低频是bass 中高频是GT bass 低音的流动。。。 2008-11-17 11:03:04B 恩

A 单听Bass solo 很舒服的

B 是的

A 加上一些炫技。。。 但是在band里面。。。 bass就要老实的多

A 为什么呢? 尽其本分。。。

B 恩 不是他个性的时候

A 假设 band里面没有了bass Drum和GT间 少了点什么。。。

B  我作过一次,很空

A 别扭吧。。。

B 是

A 换一种做法。。。 用钢琴的低音部分替代bass。。。

A 有空你可以试试看。。。

B 恩

A 我先继续说?还是你试验完了再说呢?

B 先说继续吧现在没法试验

A ok。。。 试验的时候你就会发现 bass piano有很大的局限性。。。 为什么呢?。。。音头力度不够,节奏点不够突出 泛音较多 不像bass 可以根据需要 强调流动性,多加音头

B 恩

A 例如 古典bass 强调节奏 slap bass 张弛适度。。。 钢琴你再怎么整?。。。 piano低音域作低频节奏

B 不清晰

A 一般在jazz或者blues里面 在少类的风格里面 说到jazz。。。 里面的bass绝对功不可没。。。

B jazz的低音流动性很强

A 好的bass手是jazz的第二灵魂

B 特别喜欢jazz的bass

A 恩呢...

B 以及bass的走向

A 特点 点节奏和旋律的流动 搭配的相当好呢

B 对

A 很值得分析学习 继续。。。 GT部分。。。

4B 继续

A 一琴 二琴。。。 分解和扫弦。。。

B 哦

A 分解不说了。。。 流动的旋律。。。 辅助结构 的编配 层次上和主旋律分开 相互搭配 solo的时候就成主旋律了。。。 撒开了show。。。

B 呵呵

A 扫弦。。。 这个东西说说。。。 扫弦分析透了 是 什么?

B 节奏

A 变相的和声

B 节奏和声 恩

A 节奏是点 可扫弦你听到更多的是泛音 持续 的泛音 GT组的节奏和声 能理解吧?

B 能

A ok 。。。 关于乐器组。。。 鼓组 GT组 能理解吧?

B 能

A ok。。。 bass和BD。。。 容易打架冲突。。。 原因是什么呢?。。。

B 频率?而且都是音头强的

A 不是声学的 编曲常犯的小毛病 音乐上的 想想看

B 点?

A 对 抢节奏点 不知道 应该以谁为准 谁跟着谁走。。。 编鼓组。。。节奏跟着BD走

B bass跟bd

A 编GT组。。。节奏跟着Bass组 忽略了bass要服从于BD。。。

B 万变还是有根的

A 常见的问题哦。。。 恩呢。。。

A 编曲人入门和开始的时候很容易犯的毛病 GT组 还有问题么?。。。

B 差不多了还有什么重要的?要说?gt 扫弦 对于bass,怎样配合?注意什么?

A 层次。。。 兼容。。。

A 自己试验体验一下。。。 用 Hardcore bass和VG

A 单听音色 分析音色。。。 然后把它们组合起来。。。 放VG的loop

B 恩

A 自己弹bass。。。

B 换bass试验

A 分析要点。。。 兼容 和 层次。。。

B 节奏上?

A 恩呢。。。 要是觉得不明显。。 。 再加上RMX。。。

B  bass应把握重拍点

A 有个鼓组。。。 两组配合。。。

B 恩,一个个来,循序渐进

A 恩呢。。。

A 自己练习体会。。。

B 是

A 说起来容易

B 是啊

A 别一听就什么也想不出来分析不出来哦 记得分析要点。。。 把要点简化到几个字

B 恩,努力去分析,去了解

A 写在纸上 贴在显示器上 边听边看边分析。。。 笨点 但是绝对好用的方法 呵呵。。。 继续。。。

B 继续 该铺垫了?

A 恩呢。。。 分组。。。 键盘 和声铺垫 这个组 叫什么好呢? 辅助组。。。 键盘。。。 弦乐。。。 电管。。。 合唱。。。 这些东西。。。

B 电管?

A 填缝用的。。。

A Organ。。。

B 哦

A 补充空间 构建一些辅助的旋律 同时。。。 丰富音乐的色彩 避免过于单一 一般的band 都有个合成器。。。

B 不只一个

A 恩呢。。。 键盘。。。 弦乐。。。铺底。。 。 和声。。。 和声的作用。。。 分析一下啦 连续的 持续的。。。 和声的开始点和结束点。。。

B 附属旋律?

A 旋律么?。。。 没有旋律那么 流动吧。。。

B 恩?

A 连续的 持续的。。。 想想看 怎么描述和声铺垫比较准确

B 恩?

A 想 想和声学。。。 和声的作用和原理。。。

B 说把

A 为什么要有和声?。。。 辅助主旋律 支持主旋律。。。 能理解吧?

B 恩 能

A 简单例子。。。

A 主唱一个人solo 和有伴唱配合 对吧 很明显的区别

B 是的

A 乐器也一样。。。 GT组。。。 扫弦。。。 辅助组呢?。。。 辅助旋律 piano或者合成音色 辅助他的是 什么呢? 弦乐或者合唱音色 这里面弦乐或者合唱音色辅助的 不仅仅是piano或者合成音色

B 恩 还有主线

A 辅助的是所有旋律和律动 点和线。。。 那 么和声就是坚实的线

B 哦

A 承托上面的点 主旋 律是流动的线

B 恩

A 和声是递进的线 加上节奏 的点 能理解吧?

B 能

A 辅助组里面的和声辅助 作用 还有就是效果音色 特殊音色 花边音色 修饰 过渡 用常规音色没新意 点缀 时髦的音色。。。 呵 呵 能理解吧?

B 恩

A 音色用的巧。。。 很有 画龙点睛的意思 举例子。。。 pop里面用一些民乐的音色。。。 民族打击。。。 在过渡的时候 比如用 另一种套鼓 就有意思的多

B 感觉会新颖

A 有新 意 而又不会破坏整体

B 总结下

A 几个组放在一 起。。。 鼓组 骨架 结构 节奏的主题 GT组 身体的上半身 内部的点和线配合 辅助组 身体的下半身 和 声辅助 点缀的配合 还有一组。。。 人声组。。。 身体的中间。。。

B 恩

A 人声单讲。。。

B bass算骨架的辅助?

A 恩呢 编曲对人声组的乐曲辅助。。。 和声。。。 你的乐器和声和人声和声 不要冲突。。。 打架。。。 层次要分开。。。

B 恩

A 人声和乐器的表现不一样 听者的听感也是不一样的 分层分开。。。 谁在上 谁在下 相辅 相成 而不是设计一个套路。。。 大家去抢 看谁抢的过谁。。。

B 恩 哈 哈 最终谁也不落好

A 恩呢 练习写和声。。。 乐器和chord搭配。。。 顺便重 新学习和声学。。。 会有新的认识呢

B 好 以前的和声学的很死,也很浅

A 和声要活用。。。

A 编曲这块 还有问题么?。。。 下回就要实例分析了哦。。。

B 基本了解了,下来慢慢复习





理论探讨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