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应天时地理人和的《茶乐雅集》


  [2013-02-28]
——上海文化科普合力打造老西门亮丽风景线


    “茶”是中国富具代表性的传统文化之一,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琴、棋、书、画”与生活中的习俗竞相融合,并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形成了中国特色的高雅文化现象。

也许是笔者年老变“怪”,现今,对香烟老酒的客套早已“敬而远之”,甚至连百事、可口可乐在世界已铺天盖地广告宣传的碳酸饮料,都是“嗤之以鼻”,唯因饮用中国茶对百姓的健康有益,故喜而爱之,尚可在公众场合倚老卖老地衷告大家;有礼有利地“以茶代酒”,还可避免深受众人厌恶的“醉驾”。

    乃是三年之前的事了,上海轻音乐团副团长范鸿兴到老西门茶城溜踏,巧遇三楼凤凰园李老板和潮州功夫茶茶艺师何煜炫,谈及音乐和饮茶之国粹,颇为投机,便促成了上海潮州国乐团萧辉东、刘先义来此举办《潮州国乐沙龙》,让饱受外来商业文化铜臭的冲熏下,冷落在大剧院、音乐厅之外的民族民间音乐踏进了上海老城厢“大雅之堂”……。

    喜乘十八大东风,今年的蛇年果真大吉大利,之前饱受PM2。5之苦的天气,在元宵节间也明媚地露出了笑脸。担负管理老西门茶城的《云丹》公司为回报社会,增添老西门的节日文化氛围,诚邀了文艺界、科技界为实现国家十二五规划,促进“文化科技融合”而整合的《上海市文化科普沙龙》、上海计算机音乐协会、上海潮州国乐团、和上海琴、筝、书画界挚友相聚元宵,举办了猜灯谜、《茶乐雅集》等活动。


古琴盛会

    有七十多年活动史,名扬海内外的上海《今虞琴社》,在任社长戴树红为办好古琴雅集,特请上海七弦古琴文化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杨致俭协同主持、汇集了沪上名家:高宇、章纯青、徐涵芝、陈成、赵小洁、陈忱、张达、胡映坤、王懿颖、邵忻华、刘超、鲍卿、陈雁、卢楠、战海良、陶腾、陈啸以及特地从外地赶来的琴圣,演奏了《平沙落雁》《潇湘水云》《渔樵问答》《梅花三弄》《神人畅》《鬲溪梅令》《龙翔操》《梅花曲》《大胡茄》《流水》《会同吟》《鹤舞洞天》《泛沧浪》《岳阳三醉》《普庵咒》等名曲,人多势众可称“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古箏传新声


    随着古筝热在社会的持续升温,以喜忧参半来说,尚存在着一些误区与弊端。在快餐文化、实用主义的长期影响下,大家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技能的学习和强化上,过多地强调考级和艺考加分,面对青少年自身素养的建设、文化底蕴、人文关怀的完善,还有待于社会作更多的关注和关心。上海市实验学校国际部主任朱晓红(上海筝会理事、考官)、青年古筝教师郑佳主持了这次雅集,上海古筝家郭雪君、李贤德二位元老(上海筝会创始人)欣然到场进行悉心指导,为广大古筝好手的演奏实践,开拓了新领地。


以乐会友


    上海潮州国乐团自成立以来已有六十多年历史,屡次在茶城后大厅扎寨演奏。沪上民乐界著名人士闵惠芬、陆春龄、周浩、何占豪、陈应时、黄白、王久芳等都已成为他们的“铁干”听客,有的还会参与一曲流畅的《江南丝竹》。上海华新的音乐总监宁佐良老师,这次带来了今年获的上海市文化科技二等奖的戏曲电子打击乐合成器,参与了乐队的演奏,看来,他们的每次活动总有可圈可点的亮点。



书画家出版界品茗赏乐


    席间,书画家陈九、孙良、裴晶、特为书画大赛的孩子们进行了颁奖,还有参加沙龙的书画家郑之鑫、王眙中、沈鸿兴、陈伟强与资深出版人士李炳刚、郭燕红等名家先后感言,俱称茶乐雅集助长了文思。


乐伴集散 意犹未尽


  上海博物馆馆馆长陈燮君多才多艺,除书画外,小提琴、琵琶也颇受欢迎,年青时他曾师从琵琶泰斗林石城,所以在辈份上与当今琵琶大师刘德海、叶绪然可有师兄弟之称,无形之中更与乐队进一步亲如一家。在沙龙活动即将结束时,他和乐队共同演奏申城金曲《紫竹调》,当然是更加默契和得心应手。当宾客合奏《喜洋洋》时,上海科技协会老会长陈积芳应邀接棒(去年元宵指挥的何占豪教授今去厦门),在众宾客击掌相伴的乐声缭绕下,顿时老西门茶城的欢乐气氛达到了空前的高潮。

  是啊,文化科普融合,既传统又创新的申城民俗民间文化活动,正在老西门老城厢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呵!

                



























图文报道:上海艺术研究所 何鉴秋

协会消息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