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难忘、成功的演出 |
上海的音乐氛围好比一杯“漂亮”的鸡尾酒,形色各异的音乐活动不胜枚举,显露出不同的色彩和层次。“旅美大提琴家故乡行”的高龙专场音乐会,在准备有一年多时间的昨晚,终于假座上海音乐厅“冒泡”了。回顾这些年来,演出票价虚高(并不亚于高房价的幅度),造成“听的人不买,买的人不听”,早已成了“标致性”建筑院厅的潜规则。按理说,此次专业性高超的音乐会由高龙之“娘家”——上海音乐学院、上海交响乐团或是上海音乐家协会来举办,乃是天经地义的理当所然。可也许是参与这次活动举办的兄弟姐妹(沈继光、高生、高红英、高红珍、高荣、高海、高龙、高兴、高红莉、),人多热气高,不想过多地给他们添加“麻烦”,就委托了上海可立弦多演出公司承办。 经典作品的演绎功力彰显上半场 由巴哈无伴奏的G大调前奏曲、摇篮曲(贺绿汀)、SICILLENNNE(福瑞)为前导的三首经典,把全场为之悦服的观(听)众,导入了屠巴海的《篝火边的舞蹈》,欣赏到中国大提琴现代作品的魅力。 接下来有舒曼的《Adagio and Allegro》、沙汉昆的《牧歌》、巴哈的《G咏叹调》之饕餮大餐,把全场的情绪推向了新高。担任钢琴伴奏的邓小妮(原上音教师、美国音乐教育硕士),在伴奏的音色、音量和力度控制上,处理得恰到好处,使大提琴和钢琴声浑然融为一体。几首之后,坐在笔者旁的上海计算机音乐协会秘书长宁佐良老师,告诉我乐曲中的五声音律要求,和斯坦威钢琴的十二平均律调音有矛盾和有偏……,是啊,包括铜管乐器的纯律在内,这是钢琴制造一直没能好好解决的难题,看来今后只能让电钢琴以计算机的跟踪调式调性来完善它了。 上半场最后,由高龙亲自配器,四把大提琴伴奏的《野蜂飞午》(里姆斯基库萨可夫),本是小提琴独奏曲,难度的高超可想而知,高龙大提琴的纯真演绎,加上精心设计的四把大提琴和声、复调、卡农的随声附和,获得了热火朝天的掌声,观众意犹未尽地起立休息,纷纷相互诉说不虚此行,并盼望着下半场有新的惊喜。 老上海乐团担纲下半场协奏 乐队编制不算很大,但也不能算小,一群弦乐加木管带上几件铜管,声部俱全。乐队的个人技术好,协作观念强是笔者的初步印像。 可是排练的时间短,经典作品之要求高,是带给指挥赵晓鸥和老上海乐团的难题,前天下午四点的排练和当下午的走台,总共不到三小时的合练,使笔者为他们的演出捏上了一把汗,为此下半场的每一首乐曲对笔者来说也是听得更加精细,谁知在赵晓鸥的指挥棒下,乐队随着他连绵潇洒的动作,生发了宏大的音响,与高龙的大提琴匹配有方,轻如呢喃细语,厚有浑然一体的声响,乐队与为之匹敌的大提琴独奏的音响丝毫无损,而且助推有加。笔者和在场观众真是难得听到如此美好之音乐会了,掌声的久久不息,一再地加演,热烈的掌声间有人还夹杂着喊叫高龙……,这真是一场精彩、难忘、成功的演出啊! |
协会消息 返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