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声立方2.0—新媒体音乐会》


  [2017-10-16]
  第43届“国际计算机音乐大会”(ICMC 2017)暨第六届“上海音乐学院国际电子音乐周”(EMW 2017),开幕式<声立方2.0—新媒体音乐会>前日在上海交响音乐厅举行。

  开幕致辞有上海音乐学院长林在勇,斯坦福大学计算机音乐与声学研究中心(CCRMA)的核心创始人,FM合成法发明人约翰· 乔宁教授作主题演讲:,大会主席由EMW艺术总监陈强斌主持。

  


林在勇




陈强斌



约翰· 乔宁教授




  《电波协奏曲》《城市迷阵》《声影二重奏》《浮生之歌》四个节目的开幕演出既传承又创新,演出以青年教师挑大梁的主力加富有才华的学生参与;利用网络实时转播技术,时空交叉、音视合流、器乐实时合成等亮点多多,件件桩桩可圈可点。以吹毛求疵角度来说,如何促使科技与艺术的融会和贯通,利用科技手段驾驭视觉和音响,在发挥音乐、音响强大冲激和互动想象的同时,让新媒体作品更具科技的教诲功能和艺术的感染力,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本土多元文化,仍是理想的课题。

  多年来人们偏面为提高电子音乐、计算机音乐的技术含量,很多作品都在苦思冥想地虚拟音响或拼凑视频,往往单纯地求新求怪,殊不知品尝之下淡而无味,乃是无数碎片和巨大噪音的拼凑堆积,更有那些快餐式的作品,不得不依靠“说明书”和广告吹嘘来博取“昙花一现”。

早在上世纪中,播放电子《东方红》的人造卫星、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的《渔舟唱晚》(电子版)等等,都在计算机(电子)音乐本土化运作上有了良好的开端。

  时代在向前,人文在发展,如今的上海有那么多好戏、好电影、好听的音乐,都已经离不开计算机的手段和元素,可还存在缺少动人、感人的传世佳作之遗憾。音视合流的蒙太奇、意识流、时空穿越、、三D音响、舞台特效等综合手段支撑了“新媒体”, 以团队合作互补应用亦渐入“有戏”的佳景,但尚为欠缺的还是历史和人文精髓来充填“戏胆”。

  有感于节目中生活闪回的小贩叫卖,这里也提一提最具“老上海”音响:

“皮鞋擦伐皮鞋,阿有啥黄皮鞋黑皮鞋擦伐……”

“修洋伞,阿有啥坏套鞋修伐……”

  更有富于音乐旋律的如:





  听其声念其影,那活生生的风土人情,一下便展现在我们眼前,随之思绪万千油然而生……,音乐是需求形象和意境的艺术,生活之选材能助神来之笔吖。

  如今九十岁的上海音乐院建有音乐工程系等年青学科,与国内外相关高校和计算机音乐(电子音乐)社团的活动交流日趋频繁,协同国际组织联合举办第四十三届国际大会,旨在搭建一个电子音乐领域最具国际性和前沿性的平台,交流展示和发布全球最新的电子音乐作品,声音艺术装置以及电子音乐技术研发成果,并为新生代的电子音乐作品提供了一个首演和发布的平台,同时也展示了我国文化科技融合的时代风貌,体现中华文化自信的上海风采。在下预思新媒体作品5.0、以上的版本将会迅速推出,让我们共同来迎接和铸就中华计算机音乐和电子音乐的新辉煌吧。


图文:Bass老何

协会消息 返回